| 
 四.商标设计的比较   阿迪达斯的商标,它把三叶标志换成了三道杠,显得更加时尚。现在,阿迪达斯独有的“三条纹”已深入人心。“胜利的三条纹”让追求经典和时尚的人们着迷。为了重塑并强化这一凝聚阿迪达斯历史的经典形象,阿迪达斯公司对“三条纹”产品进行了市场重组,强调“经典三条纹”这一全新的概念,通过经典怀旧的设计理念,融入了目前流行的时尚元素,采用最具品质的精纺棉织物面料,从整体上塑造“三条纹”这一经典标识,从而建立一个独立的产品线。   耐克公司的耐克商标,图案是个小钩子,造型简洁有力,急如闪电,一看就让人想到使用耐克体育用品后所产生的速度和爆发力。   "李宁"商标的含义:整体设计又汉语拼音"LI"和"NING"的第一个大写字母"L"和"N"的变形构成。主色调为红色造型生动、细腻、美观,富于动感和现代意味,充分体现了体育品牌所蕴含的活力和进取精神。标识的象征意义:飞扬的红旗--青春;燃烧的火炬--热情;律动的旋律--活力。
 五.广告策划的比较   阿迪达斯这个在运动行业享有盛誉的知名品牌,自今年处大发其力:先是在全球同步推出大规模的广告活动"Impossible Is Nothing"(没有不可能),借世界第一位超中量级女拳王莱拉·阿里在台上对父亲穆罕默德·阿里的重拳出击;借包括贝克汉姆、海宁、索普等20位不同项目的超级明星的耀眼光芒,成功的把自己塑造成为坚毅、果敢,统帅群雄的领导者。如果说,在年初的第一波广告中,阿迪达斯树立了一个勇敢、顽强的的胜利者形象,那么,在进军里斯本的浪潮中,对“赢”的追逐就表现的更加平民化、娱乐化,因而也更具有领导者的气质。这也使阿迪达斯从诸多运动品牌的形象、性格已经十分接近,甚至有点雷同的现实中成功突围,以新的面貌再次受到关注。阿迪达斯此次在广告投放上十分高明。在体育频道用电视带出平民化和趣味性,而户外看板则被用来招引更多的人群,并却立品牌的权威性;拉拢青少年使用互联网。     耐克的广告策略目标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对“NIKE”的宣传和报道,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,在一年内将市场占有率提高10%—15%。使“NIKE”依然保持在世界运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。 其策略内容包括:1. 看准市场,大力着手于广大运动员和青少年。2. 把产品价位更加清晰化。3. 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。4. 因地制宜的采取营销策略。    与以前的广告主题“我运动我存在”、“运动之美世界共享”、“出色源自本色”相比,新广告与的定位应该更加精确:它向消费者强烈暗示一种价值承诺:拥有李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体育用品,而是拥有一种面对未来的态度。用品牌信仰系统去全面诠释李宁品牌的新定位——“一切皆有可能”。建立李宁品牌新形象为诠释“一切皆有可能”,迄今为止,李宁共开展了两阶段的品牌推广活动:一是2002年推出新形象,转型到一个全新的运动概念告诉每一个人――运动不一定很辛苦,很激烈,任何时间,任何地点都可以享受运动背后带来的乐趣,在运动的世界里,一切皆有可能。二是2003年告别明天,展望未来,这一阶段从未来的角度着眼,进一步升华李宁的品牌信任纽带。广告运用了鼓舞人心的表达:跟不可能说再见吧,一切皆有可能。    根据以上详细的比较,我把它们的异同点归纳为下表: 
|   | ADIDAS | NIKE | 李宁 |  
| 核心策略 | 产品外包 | 无外包 |  
| 品牌推广 | 金字塔型 | “草根计划” |  
| 目标消费者 | 均为15-25岁青少年 |  
| 产品定位 | 创新设计与技术、高价位、高品质 | 中等价位,高品质 |  
| 追求风格 | 运动 | 休闲 |  
| 广告定位 | 领导者 | 时尚、运动 | 人们对未来的态度(一切皆有可能) |  
| 主要目标 | 为运动员提供最好的鞋 | 为运动员创造一流的鞋 | 使人们从运动中得到娱乐 |  
| 口号 | Impossible Is Nothing | Just Do It | 一切皆有可能 |  2007年1月5日
 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