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        1、    这个观念我讲过很多次: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一是保险人,二是推销人,三是广告人。保险人还好,有一个强大的保险公司(集团)在后面垫着,推销人也可以,有一个样件展示给客户看,而广告人,凭什么就让客户将第一笔款划到帐上?脑髓!         上广告课,当然有意无意强调这门课的趣味、欢乐和前景。-------看来有些不对。        三者都是营销人。         2、营销,其实都是与人心打交道。            与人心打交道,最显见的职业莫过于心理咨询师。  心理咨询师,应该是最优秀的营销人。            一个心理障碍得不得了的人,经心理咨询师一营销,障碍消失殆尽。          3、看赵旭《我为网狂》一些讲道单位人际的文字。联想周围,也是的;上下人际关系的推拿,其实还是人心的推拿。这一推一拿,还是人心营销。中国人太旋在里面啦。           好像大学也多有这样的课程,其实我看,还不如一本一个台湾人写的那本也叫“人际关系术”,只不过竖排版,很多人看不惯。一开篇一个案例:你怎么叫你的一个下属到你办公室来?          4、于是想到:营销,似乎是A和B的对垒和圆融。以A、B两“人”的观念提升为两个单位、组织、集团,营销就可以理解为两个单位、组织、集团的对垒和圆融,如何对垒为胜,如何圆融为双赢,这一个个过程全都可以理解为营销。         难怪,“煮酒论三国”         难怪,《孙子兵法》先惹日本人喜爱。        难怪,台湾陈文德可以写出一串串的“商用二十五史”:《乱世经营术》《战国寡头竞争》《秦公司兴旺史》《北宋危机管理》       5、哈哈,以A、B从人的观念提升为两个单位、组织、集团,营销,再提升为两个国家(地区)的对垒和圆融,意识形态的对立大家都知道------若此想来,毛泽东若说是一个策划大师(中国已经有一个广告公司这样宣称:用毛泽东式的思维运作),那邓小平可真谓是一个营销大师:观念营销:换一个“发展生产力”的角度,推出“三个有利于”的前提,打通“社”“资”不可共融老观念,振兴我A方。      7、于是,还是觉得A 、B的思考方式还是有局限:不论A→B ,还是B →A ,都是单向的。纵使舒尔茨,A、B双向运动,还是觉得欠缺。       我记得研究庄子时,有一篇研究文章说庄子是球性思维------说实话,我深研庄子当时,也感觉到这点,只可惜被“天方地圆”的观念给束缚啦-----其实,“天方地圆”很可能是后人提出来的,庄子时代的“球性思维”还没有被“天方地圆”嵌固--------我于是怀疑起中国的太极图。     中国人的绘画向来不讲究透视,没有立体因子,但仍然给人活生生的阅读感----也就是说,中国历来绘画大师们两只眼睛和我们一样看到的是立体世界,落笔成文却成了平面图,于是我们都认为中国古人没有立体感。      说这么多废话,目的是说,太极图,虽然千百年来一直认为是平面的,实质上是一个立体图!      其实,中国古人一直用立体的球型平面图看世界。     这世界本来就是一个个球型立体图。     结论:营销,也是一个球型立体图         8、球性营销!     以此,就不难解决一个问题:为什么我就没有营销大师们想得那么周到,那么方方面面,那么宏观战略又那么事无巨细?那些策划大师们,策划出全球性的策划案----小一点讲,策划出整个公司的中国营销策划案,会那般宏旨?        团队合作当然是“借口”,学理深厚当然也是“借口”,历经多年磨练当然还是“借口”-----球性营销思维,才是整个操盘的一个根本点。    360  X   360  ,从球心到切面点的链接上的每一步细节考虑,构成了一个球性营销方案的理想文本。    即使是策划大师,也不可能做到360  X   360  ,以及球心到切面点的链接线上点的构成(其实就是执行力问题),所以,即使是策划大师的大师策划案,也必然存在至少一个1 X 360 的缺陷。     难怪,屈云波也没有挽回科龙的营销命运。            哈哈哈哈哈,早上躺在床上一------通----瞎-- ---想。      欢迎批评指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