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       从2006年10月31号到今天,中间断然断缺了12月1号至12月13号的”51啦”统计数字,但总体上,本人博客国内流量 8928 ,其中国外流量 199,确实令本人很津津乐道的。非为奉外,倒可以从中看出点什么道道。       要时时追踪“51啦”所统计着的199个海外流量,那只能是绝对的虚拟。实质上,本人作为喜好着的偶然,也偶尔兴头所致,记录了其中一些小部分。       就第一次访问记录记录计算,如下: 1、APNIC, 中文,两次,1次百度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,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次Google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2、阿联酋, 中文,1次,“入口网址”直接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3、爱尔兰, 英语,  1次Google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4、丹麦, 中文,1次, 1次Google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5、德国, 中文,1次, 1次Google 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6、法国, 只记录到 一次,中文 ,【第 2 次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刘宣如的营销人博客】 7、加拿大,
 两次,1次,中文,直接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          1次,英文,Google 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8、美国, 共10次,扣除三次非第一次进入“老牛博客”,其余7次里面6次中文,一次英语。 其中, 1次,中文,【第 1次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刘宣如的营销人博客】  4次,中文,Google 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 1次,中文,百度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,  1次,英文,百度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,  9、欧洲, 中文,3次, 【1次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老牛博客】   1次Google 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 1次,中文,直接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10、日本, 7次,其中【1次为第2次进入】6次中文, 1次日文-------Google 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 1次,百度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 1次,雅虎   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 3次,【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老牛博客】    11、新加坡 , 7次, 【1次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老牛博客】 2次,雅虎 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2次,Google 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 2次,中文,直接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12、新西兰, 英语, 1次,  【1次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老牛博客】 13、英    国,中文,2次,
 【1次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老牛博客】 1 次,Google    直接搜索进入“老牛博客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统计: (1)使用百度者4人 (2)使用Google者11人 (3)使用雅虎者3人 (4)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老牛博客,8人 (5)直接进入“老牛博客”,5人 (6)中文26,英文9,日文2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分析: (1) 使用百度者、使用Google者、使用雅虎者,分别为4人、11人、3人,这一比例说明着什么呢?如果说国内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有一边倒的倾向,来自海外的搜索引擎使用偏好度你不得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来。Google遥遥领先,百度和雅虎基本平手------这有可以进一步理解为百度的一个趋势,即:尽管落脚到“老牛博客”的群体用户有其特殊性(很可能是华人,尤其是留学生),但他们带去了百度与雅虎的平分势力。这也就是百度要发展成为世界性搜索引擎的动力吧。 (2) 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而然后进入老牛博客,8人,倒是令我感到特别有意思。相比于18人有搜索引擎,有8人直接访问访问“营销人博客”,这个比例确实有些惊人,我看到的是:“营销人博客”,已经为网络营销知识传播和业内人气的博览,海外皆知不敢妄言,海外知道程度,尤其为同好者知道,却是有着数据支持的,冯英健先生所付出的努力,波及海外。老牛是嘻嘻哈哈的沾光者。 (3)直接进入“老牛博客”,5人,有些让我不解。不懂。 (4)中文26,英文9,日文2,只是说明“访问者系统语言”比例。 (5)         |